借助世博会契机,发挥上海对口支援优势,今年4月份将在上海开展“看精彩世博、游魅力三峡”宜昌旅游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并与上海春秋国旅合作,继续开通上海宜昌直航包机,组织上海世博会宜昌三峡专线游活动。此外,以武广高铁为纽带,还将针对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进行促销,推出“湖广一家亲,圆梦三峡游”主题旅游活动。
今年的旅游节庆活动也不少,6月份将举行中国宜昌屈原文化旅游节和宜昌三峡旅游产品交易会,宜昌市旅游局还支持长阳、兴山、枝江、当阳等县市举办张健清江画廊游泳挑战赛、朝天吼漂流节、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关公文化旅游节等。
据市旅游局调查,2009年有相当一部分年卡处于“睡眠”状态,拦路虎主要是交通不便。今年,将继续开展“宜昌人游宜昌”活动,在调整年卡景区范围的同时,力争开通宜昌周边游直通车,让市民到年卡景区更方便。
在省内名列前茅,在中西部及长江沿线“拿不出手”
宜昌旅游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昨日,宜昌市旅游局局长屈鹏介绍,虽然宜昌接待游客量与旅游总收入在省内除武汉外名列前茅,但在中西部7个主要游城城市、长江沿线11个主要旅游旅市中排名靠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宜昌旅游将以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为载体,实现产业转型,着力将宜昌建设成为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打造三峡旅游龙头。
据悉,按照2008年的接待游客数量与旅游总收入比较,宜昌在中西部的7个主要旅游城市中,落后于黄山、焦作等,排名第7;在长江沿线11个主要旅游城市中,排名第10。
屈鹏介绍,宜昌的旅游产业规模不大,根据2008年的统计,近300家旅游企业的总资产仅20亿元,主营收入10亿元,人均生产力31000元。目前,宜昌旅游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够快,由观光型向复合型旅游转变不够快,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高端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游客在宜昌多为半日游、“过路游”,消费少。2008年对2500名游客抽样调查显示,人均在宜消费仅634元,其中绝大部分花在了交通及住宿费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