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委、市政府9日上午在城区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精神,总结部署、谋划宜昌旅游业发展,加快推进宜昌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努力把宜昌建成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
湖北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主持并作会议总结,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奖”的表彰决定》,市政府副市长吴静向大会报告全市旅游工作。市领导李泉、张建一、王厚军、赵举海、郑超、杨保平、宋文豹、蒋国平、马学军、张为民、李盈奕等出席会议。
这是宜昌首次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发展会议。会议提出了宜昌旅游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36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9%以上,相当于全市同期GDP的10%左右;游客在宜平均停留时间增加1天,达到2.5天,人均消费1000元以上;全行业提供直接就业1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50万人。到2020年,全市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实现新跨越,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郭有明对湖北省旅游局长期以来对宜昌旅游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宜昌战略性支柱产业加紧培育。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实现湖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宜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在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湖北省占有重要地位。宜昌旅游业正进入大发展、大提高、大跨越的黄金机遇期,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他强调,要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宜昌旅游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效提升型转变、由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三个转变”,加快推进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主体、旅游营销等“四个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努力创建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上至九畹溪、大老岭,下至葛洲坝、龙盘湖,以长江为主线、以"两坝一峡"为核心、以城区为依托,力争三年基本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系列。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开发峡江夜游产品、自驾游产品,集约发展漂流旅游,积极发展攀岩蹦极、越野探险、龙舟拉力、水上竞技和野外拓展等专项旅游,发展商务会展旅游,构建三峡游船产品体系,把宜昌建成三峡漂流之都、全国知名的极限运动基地、区域性会展旅游中心、内河游轮旅游目的地。打造宜昌旅游精品,实现"三个一批",即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发展一批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旅游经济强县、旅游名镇名村;形成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精品旅游线路。
——加快推进旅游服务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宜昌旅游环境提升工程、旅游交通便捷工程和旅游文化融合工程,统筹推进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体化发展。把城市作为醉大的旅游产品来统筹规划、建设和经营,全面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外部交通体系建设、市域交通网络建设、重点景区连接线建设、景区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一台歌舞视听盛宴,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旅游市场主体转型升级。不断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深化旅游行业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到2015年,形成2至3家全国知名的旅游企业集团,1至2家旅游企业成功上市,1至2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加快推进旅游营销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宜昌旅游城市整体形象,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加强城市形象和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等旅游产品整体策划营销,构建政府营销城市、企业营销景区、旅行社营销线路的格局。继续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及其它省内城市、与重庆等长江沿线城市旅游合作,提升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
张达华在讲话中指出,未来5年,湖北省将进入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宜昌已经提前进入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
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需求开始产生;突破2000美元,大众旅游消费开始形成;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今年底将达到4000美元,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将迅速到来,到2015年,国内居民人均年出游率将上升到2次以上。
他表示,2009年,宜昌市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这就意味着,宜昌已提前一年进入了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但他认为与国内发达的旅游城市相比,宜昌旅游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旅游发展的大格局来看,宜昌周边有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重庆城乡统筹三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城市圈正加速向旅游目的地转变,武汉市、重庆市和长沙市正分别朝长江中游、长江三峡和武陵山区的重要旅游集散地发展,宜昌市面临着三大城市圈的夹击;从旅游交通发展的格局来看,由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交通格局发生了大调整,区域旅游布局将重新洗牌,周边城市如恩施市、荆州市等地的交通旅游地位将对宜昌市形成挑战,宜昌市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张达华建议,宜昌要拓展“大旅游”的发展思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他还建议,宜昌可以在创新体制机制上继续先行先试,如探讨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开展旅游考核评价体系试点,将旅游纳入地方综合考评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整体宣传营销机制,建设宜昌旅游公共营销平台,整体提升宜昌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开展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工程建设,如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扶贫示范工程、文化旅游产业园等等。
李乐成在讲话中要求,要深入解放思想,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意识,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旅游,以发展工业的力度发展旅游。要强化政府主导,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要把握工作重点,突出项目建设,以创建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整合宜昌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地建设好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各类专项旅游产品,努力构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体系。要突出质量效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宜昌旅游综合效益。
吴静要求,推进宜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六个突破",即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在集成开发旅游资源上实现新突破;深入挖掘旅游特色与内涵,在旅游产品优化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在都市旅游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旅游交通网络,在提升交通综合功能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城市整体营销,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上实现新突破;改善旅游服务品质,在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上实现新突破。
会上为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获奖单位颁奖,下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长阳清江画廊北纬30度岛、三峡人家景区。
宜昌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府分管旅游负责人,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旅游局长,部分中省在宜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旅游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长江三峡黄金游轮攻略,都有哪些活动、景点、如何购买
21关注2025-04-21

- 进出神农架这条高速封闭施工,注意以下四个路段→
24关注2025-04-20

- 三峡游轮,专属于父母的养生之旅 金婚主题/壮美三峡/豪华舒适
40关注2025-04-18

- 三峡大瀑布对话汉江文脉 夷陵赴襄阳推介旅游资源签约多项合作
39关注2025-04-17

- 清江画廊游玩景点推荐,宜昌的“仙本那”,邂逅中国版“玻璃海”
63关注2025-04-16

- 在宜昌包一艘游艇是什么体验,要多少钱
51关注2025-04-15

- 神农架好在哪里,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周军这样说
58关注2025-04-14

- 来三峡人家看筝霸赛,打卡宜昌三峡人家必玩景点
62关注2025-04-13

- “两坝一峡”是什么?两坝一峡系列产品:两坝一峡葛洲坝船闸线、两坝一峡VIP、臻享全域游
86关注2025-04-11

- 山海交响曲:神农架与深圳共绘文旅璀璨蓝图
115关注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