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导致一批景观被淹没,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景观。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与老三峡相比,新三峡同样独具特色和魅力。
三峡蓄水后,举世闻名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水位抬高,一批石刻、栈道和喀斯特景观隐没于水中。然而,三峡风光虽然少了些许雄奇,却也多了几分秀丽,一些新景观应运而生,一批新旅游线路也逐渐显现,比如巫峡境内的神女溪、鳊鱼溪、禹王河、大溪河等,都堪称世间绝景,自然景致丝毫不次于小三峡,但由于蓄水前巫峡风急浪高,这些支流又滩浅石多,游船根本无法进入。如今,乘游艇即可从巫峡长驱直入,一览其秀美风光。
三峡蓄水后,许多景观不再是只可远望而不可近观。神女峰是长江三峡中醉奇特的景观之一,但攀爬神女峰需一天时间。如今,神女峰下有了停船的小码头,游客沿着已修好的便道,仅用2小时就能爬到峰顶。巫山红叶也成为新三峡旅游中的一大亮点。每年12月以后,火红的红叶遍布巫峡和小三峡,如今,经摄影家推荐,巫山县旅游局已确定了12条登山赏红叶的线路。
三峡蓄水后,神秘的大宁河旅游线路跃然出现。这里位于神农架西坡,山势奇伟,古树众多,植物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大宁河经巫溪县剪刀峡、荆竹峡、月牙峡、庙峡,再到大昌古镇,再到小三峡,沿途两岸高山鬼斧神工,悬崖上的石洞中共停放着200多具悬棺。
三峡水位呈回落状态 长江中游水位连续回升
本报讯(记者覃燕妮、通讯员望作信)11月2日,宜昌海事局称, 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已跌至9400立方米/秒,而出库9260立方米/秒,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水库首次出现出入库流量平衡控制。
宜昌海事局称,截至11月1日,坝下长江中游水位明显上涨,自三峡水库10月19日加大下泄流量以来,12天内,宜昌、沙市、城陵矶水位分别上涨1.14米、0.88米、0.69米,长江中游枯水期在上游来水减少的情况下,长江中游水位出现连续上涨,不仅有助缓解长江中下游旱情,更有利于长江中游通航安全。11月2日8时,三峡水位仍在170.93米,处于回落状态,水库呈干支联通,高水位运行,没有发生超高船舶违章航行。目前,出库船舶通过长江中游浅区没有发生重大搁浅及碍航事件,通航环境好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