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逃票攻略能否倒逼景区降价

2012-11-17 11:087820

    五一期间,各种景区的“逃票攻略”频现网络,其中一些“攻略”不乏铤而走险,有些甚至要穿越悬崖峭壁。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学者杨勇指出,由于票价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过高,游客想省钱,难免冒险。据媒体报道,中国景区票价多数超过外国。
    正方:想要逃票,只因票价畸高段思平(湖北武汉 研究生)
    “逃票攻略”虽然走红网络,但真正按攻略逃票的游客想必不会太多。一则攻略中有太多铤而走险的招数,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游客穿越悬崖峭壁,相信绝大多数游客不会为了百元门票拿生命开玩笑。二则攻略贵在“出奇制胜”,现既已广泛公开,景区在管理上必定会加强戒备,逃票者再想 “重复昨天的故事”,难度系数增大了不少。
    事实上,公众热捧“逃票攻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们并不是期待通过攻略获得逃票机会,而是希望通过传播攻略的方式,表达对景区门票过高的不满。当景区票价大大超过了公众的心理承受范围,对逃票的羞耻感也就被彻底消解,人们反而以逃票为能事。从这个意义上讲,“逃票攻略”与其说是行动指南,倒不如说是对景区高票价的声讨檄文。
    横向对比一下可知,中国景区的票价可谓是“世界领先水平”。国外著名景区如富士山是免费的,卢浮宫的门票折合人民币约为85元,而张家界九寨沟等门票都超过200元。有消息称,未来数月内,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景区涨价不经过听证,或是本地人听证,外地人买单,景区成本上升却加倍转嫁给消费者……种种乱象已经让公众忍无可忍,于是借“逃票攻略”来嘲讽景区的急功近利,以集体恶搞的狂欢方式表达愤怒情绪。消费者虽然在门票定价上缺乏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但依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有力回击。
    “逃票攻略”实际上对景区门票形成了倒逼之势,希望旅游管理部门、各大景区负责人能够读懂“逃票攻略”背后的民意诉求,在门票定价上走平民化路线。毕竟,景点是公共资源,不应成为少数垄断者的“摇钱树”,旅游管理部门应当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让更多的民众有机会分享旅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成果。并且,一旦实施平民化的价格策略,也能激发民众的出游热情,形成景区和游客的双赢局面。
    景区门票早该回归理性本位,别再逼着游客修炼轻功、飞檐走壁地去逃票了。

反方:票价再贵,逃票也不占理刘昌海(河北滦南 教师)
    逃票是因为票价贵,这一点显而易见。不过,因为票价贵就去逃票,这其实也不合理。
    旅游作为一种享受型消费,本应该量力而行。觉得景区的票价并非物有所值,大可以用脚投票,不去也就是了。既然想参观,就应该接受人家的票价,这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客观地说,在很多人的旅游支出当中,占大头的其实是旅途消费,景区的门票只占不大的比例。买一千多块钱一张的飞机票,住几百块钱一晚上的宾馆,却不想买一两百块钱一张的景区门票,这里面似乎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旅游的成本不只门票,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门票价格身上,是不公平的。所谓“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却承担不起动辄百元的门票”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据说美国的黄石公园票价很便宜,日本的富士山公园甚至还免费,为什么很多人宁可在国内旅游也不出境游?显然他们考虑的不仅是门票的成本。
    其实国外的票价低,自然有低的理由,我们不能只简单地做价位上的对比。就像北京的地铁票价远低于其他大城市一样,人家有巨额的财政补贴。其他城市的市民想要享受低价的地铁出行,要做的显然是通过正常途径督促政府进行公共投入,减轻市民的负担,而不是想方设法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逃票。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公众的规则意识,即使一些规则制定的不那么合理,我们也应该遵守规则,或者以合法的方式去改变规则,而不是违反规则。本该属于全体大众的景观被人垄断起来卖票收钱,这其中肯定有不合理之处。但既然人家有正规的审批手续,就是在合法经营,逃票就不占理。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新闻
 
 

宜昌旅游网手机版-m.yichangly.com